李朋洲,男,1987年6月23日出生,汉族,山东东营人,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硕士研究生学历。2014年经公务员招考进入本院,目前在第四检察部工作。
严佳政,男,1981年9月20日出生,汉族,杭州萧山人。2008年3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6月完成在职硕士学习,取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15年经公务员招考进入本院,目前在第九检察部工作。
张楚婷,女,1997年12月7日出生,汉族,杭州萧山人,中共党员。2020年6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司法雇员招考进入本院,目前在第七检察部工作。
这一期的凡星点点请到了闪耀的季度之星们,来自第四检察部的李朋洲、第七检察部的张楚婷以及第九检察部的严佳政。近期东京奥运会闭幕收官,17天的时间,每一个夺冠的时刻都让我们热血沸腾,还有一些温情的瞬间,这些故事与胜负无关,但却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徐:东京奥运会中,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刻?
严:说起来,有两场乒乓球比赛让我印象深刻,一场是混双决赛,许昕和刘诗雯组合在取得2:0领先后打得保守,被日本组合4:3逆转夺冠;另一场是男单决赛,老将马龙放下包袱,降低姿态顽强拼搏,积极主动进攻,最终战胜对手,蝉联冠军。这两场比赛让我感受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消极等待,只有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成绩。
徐:确实,中国乒乓队真的非常不容易,不过失利能让我们反思、磨砺。比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金牌的喜悦,也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拼搏精神。那么,朋洲哥,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奥运瞬间吗?
李:我来说一说田径赛场上的事情吧。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在所有晋级决赛的选手中排名第一,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运动员,这一幕场景让我很是激动,这不仅仅是苏炳添个人极限的突破,更是亚洲人极限的突破。
徐:我当时在看直播,内心澎湃,能进100米决赛就是中国的骄傲、亚洲人的骄傲。楚婷,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场比赛?
张:其实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场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比赛。当奥运会羽毛球女双8进4的一场比赛,凡尘组合逆转艰难击败福岛由纪和广田彩花之后,获胜的凡尘组合没有直接退场,而是走到了对手的场地上,这对隔网相对多年的老对手。广田的膝盖十字韧带断裂,陈清晨走过去,轻轻敲了敲广田受伤的膝盖,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任何比赛,没有什么比一个令人尊敬的对手更值得铭记的了。
徐:说得很好,运动场上竞争激烈,但是友谊也让我们动容。今年许多00后小将都走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不禁让我为后浪们竖起了大拇指,我国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4周岁的全红婵一举成名,全红婵在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没有去过动物园、游乐园,有个小愿望是想要吃辣条,因此,长隆为她送上了免费年卡,很多网友也为她送上了辣条,对此你怎么看?
李:乳虎啸谷,百兽震慌。14岁就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享受奥运冠军的荣光。她的成功不仅仅来自天赋异禀,还源于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以及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全红婵为祖国争光,给全国人民带来欢乐,长隆为她送上了免费年卡,网友为她送上了辣条,满足她小小的心愿,这正是彼此的相互成全。只有这样,我们国民才能时刻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社会也因为每个人的贡献而更加美好、和谐。
张:这次夺冠对全红婵来说肯定是有很多好消息的,她终于可以帮自己的母亲治病了,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家庭负担了,有人送辣条,又是有人送小卖部,大家都报以大量的关心,这些帮忙的人带来的是锦上添花,但是也希望部分人不要过度消费,拿她做文章,博眼球。
徐:是的,上了热搜之后,可能就有其他人想得到一波流量红利了,对于14岁的全红婵来说,安安静静学习、练习才是给她最好的保护。那么,佳政哥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严:首先为全红婵点赞,她以三跳满分的成绩征服了裁判和对手获得冠军。其次,欣赏她率真的天性,14岁的小女孩喜欢吃辣条和幼儿园再平常不过,她在镜头前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很让人喜欢。她说挣钱给妈妈治病,将家庭抗在肩上这种担当和自强,让我感触最深。另外,她的爸爸不消费女儿的荣誉,用自己的双手干农活,一切如常,也让我颇有体会。父母给孩子的不只是衣食住行物质上的东西,更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传达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财物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更大。
徐:哈哈哈哈,注重精神财富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这句话我很是赞同。今年我发现,我国的运动员自身在传承中突破、革新,你有这种感受吗?
张:有呀。这届奥运会,我们的梦之队和一些传统项目都仍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甚至打破世界纪录,除了这些,我们的运动选手们还在很多项目上摘金夺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比如女篮、皮划艇、还有一些田径项目,都是零突破。这些都是中国运动员们为之不易的奋斗换来的梦想实现。
严:我也有这种感受。其实传承和革新是一种相对关系,传承是根本,没有传承就像无根之木,不可能枝繁叶茂,没有革新同样不行,那就会渐渐变得僵化,就像鸦片战争时的清王朝,逐渐走向死亡。从奥运历史来看,我国运动员从1984年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以来,一代代优秀运动员各领风骚,其中的传承和创新显而易见,现在借助各种前卫的形式,比如微博、微信、视频等表现出来,让大众看到、感受到,让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从夺金机器这种刻板印象里解脱出来。运动员也不断地突破自我,展现给我们更为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李: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员在很多项目上摘金夺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些突破和革新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之上的。比如我们的举重队,八位选手出战,最终拿下7斤1银,刷新了中国举重队奥运最佳战绩,他们继承了老一代举重队员的技术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徐:在东京奥运会中不仅有我国奥运健儿的故事,也有46岁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八战奥运的传奇经历,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46岁体操传奇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次参加奥运会,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应当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这种初心不改的精神应该给予最热烈的掌声,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奋斗。
张:想来想去,只想到了两个字来评价她——“战士”,奥运体操赛场上的战士,可以先后为国家而战、为家人而战、为自己而战,到最后享受每一场比赛,享受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她是值得大家敬重的选手,是奥林匹克精神。
严: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的信息我也一直关注,她到了退役的年龄后,儿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她为了给儿子看病,不敢退役,继续比赛赚钱,她的那种坚强一直感动着我。现在她儿子痊愈了,她继续为了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在奥运赛场上付出,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徐:三位说得都很好。不同于往年的以金牌论,今年所有的运动员都被网友们鼓励,有人说这是饭圈文化的扩展,有人说这有悖于奥运的精神,有人说每个运动员都付出了许多,都应该被鼓舞,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严:我认为这是祖国强大的表现。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强大了,国人自信了,不再需要金牌来证明自己了。即使运动员没有获得好的成绩,他们在场上的奋勇拼搏和场下的辛苦付出汗水,也能被大家所看到所理解。像之前刘翔在北京奥运会失败后铺天盖地的谩骂,应该不会出现了。
李:我们可以看一看奥运精神的内涵,奥运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奥运会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不够的,如果举办奥运会仅仅是为了拿金牌,那么就有悖于奥运精神。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使文化差异得到公平对待和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得到交流和融合,世界更加和平、友谊和团结。
张:运动员就算没能拿到金牌,获得鼓励也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运动健儿们都是为国争光的英雄,观众喜欢他们是自然的。所有人都有喜欢的权利,谁不喜欢强者呢,但是如果把这种喜欢硬要套进“饭圈”里其实就有点可怕也没有任何的必要,实力才是运动员的第一要义,他们都具备强劲的实力,都是不可置否的强者。
徐:我看到一篇文章“看奥运,消灭年龄焦虑”。00后小将有着非同寻常的风采,而许多老将也散发着他们的魅力。31岁的苏炳添、30岁的施廷懋,代表卢森堡参加奥运的58岁“上海阿姨”倪夏莲,虽然身上都是伤痛,但仍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着。请聊一聊你心中的奥运精神。
严:古代奥运会举办时,一切战争都必须停止,因此奥运会是和平的代表,奥运会的精神是团结和友谊。现代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意识则体现得更加明显。我在年轻时,认为奥运会比的是体育运动,就应该遵循“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积累,我趋向于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赛场上,我们为“更高、更快、更强”而拼搏奋斗,在赛场外,用奥运会和运动员做纽带,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
张:这一届奥运会,虽然依旧有很多初出茅庐的新人荣获奖牌,但那些陪伴过我们的许多老将也像是不认输地继续拼搏着。在这一次的奥运会上,不止是中国队选手,还看到了太多海外高龄的选手在奥运赛场上放手一搏的场景,每一幕都让人感慨涕零。年龄不是限制人生的因素,而是增加厚度的条件。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见证了太多无限可能。32岁的苏炳添突破10秒关口跑出9.秒83的亚洲纪录;29年8战奥运,从为了奖牌,到为了儿子,再到为自己,46岁的丘索维金娜完成了自己的奥运谢幕。恐怕大多数人都无法为了梦想坚持21年,但巩立姣奋斗了21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金牌梦。所谓的奇迹,只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练习。老将们面对曾经的失败并不害怕,而是用炽烈的热情去击垮一切困难。这就是奥运精神,充分体现了体育健儿坚持梦想、拼搏不息的奋斗精神,传递了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李:无论是00后小将,还是58岁的“上海阿姨”,他们参加奥运会,都体现了自我挑战、永不服输的奥运精神。奥运健儿为参加奥运会,付出了很多,在训练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不同年龄段的奥运健儿参与奥运会也体现了奥运精神的包容性,运动健儿可以在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环境中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让身、心、精神等各种机能均衡的结合在一起,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愉悦。不同年龄段的奥运健儿向广大观众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自我提高,拥有健康体魄、乐观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种生活态度有助于我们更加自信,勇于迎接挑战和战胜艰难险阻。
徐:东京奥运会,一届因为疫情延迟一年但仍然在疫情中举办的奥运会,一届所有人都戴着口罩的奥运会,一届比赛现场没有一个观众观赛的奥运会,一届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影像去感受的奥运会,它的意义是什么?这几年大家都感受到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在经历各种各样的分裂,如今又共同面临疫情的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奥运会把大家聚在一起,让大家去思考和感受合作的力量,我觉得特别了不起——它会带给很多人一种信念,也是奥林匹克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