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网站!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萧检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萧检动态
【3·15特辑】从一桶胶到一张网!全链条打击与权益修复并重
时间:2025-03-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一些商品因口碑好、质量优
往往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成为制假售假的高发区
一卷小小的密封胶,不法分子也不放过
近期,在萧山检察办理的

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中
检察机关重拳出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维护被侵权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促进诚信合法经营的市场环境


图片由AI生成


在密封粘接领域默默耕耘近三十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A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优质密封胶产品在业界声名远扬。然而,近年来,制假售假的黑手悄然伸向了它,猖獗的假冒产品如同毒瘤,一点点侵蚀着企业的品牌声誉,让其陷入艰难的维权泥沼。

2023年11月,A公司合规部经理怀揣着厚厚的材料,急匆匆地走进公安机关报案。原来,市场上突然冒出大量外观与A公司产品极为相似、几可乱真的假冒密封胶,但这些假冒产品质量低劣,导致企业频繁收到消费者的质量问题投诉举报,品牌形象遭受沉重打击。

事情还得追溯到2020年。彼时,从事玻璃胶销售的徐某光察觉到所谓“商机”,在未获得A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便开始租赁厂房,购入生产设备,联系到李某,从李某经营的浙江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处购入大桶胶料,而李某又安排徐某负责具体事项的对接,随后,徐某光将生产出来的假冒密封胶销售给戴某,而戴某明知是假冒产品,依然帮忙销售。

图片由AI生成


2024年1月,公安机关以徐某光、李某及徐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戴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假冒产品的包装材料从哪里来?假冒产品是否仅仅销售给戴某呢?承办检察官通过对相关证据深入分析后,敏锐地发现,该案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条成熟的制假售假产业链条。为此,检察机关积极引导侦查机关从包装溯源、资金流向、交易记录等多个角度开展补充侦查,逐步厘清了整个侵权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和运行模式,从上游发起犯意的主犯,中游设计加工帮助环节,到下游终端零售环节,协助侦查机关成功将遗漏的同案犯逐一抓获归案。

经进一步查证,浙江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实际经营人李某明知徐某光生产假冒A公司产品,仍决定该公司按照徐某光的需求生产大桶胶料销售给徐某光,并在货款赊欠、对公账户收款、开票等方面为徐某光提供帮助。张某某作为某包装材料厂经营人,按照徐某光提供的正品包装材料样品,伪造带有A公司商标的纸箱、胶带等包装材料销售给徐某光。2021年至2023年期间,徐某光将其生产的假冒A公司产品销售给黎某、刘某、沈某某等多人。黎某、刘某、沈某某等人又将从徐某光处采购的假冒A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金额共计800多万元。

在检察官的耐心调解下,犯罪嫌疑人与被侵权公司达成赔偿协议


从2024年6月起,公安机关陆续将涉案的徐某光、李某等29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至萧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过程中,为帮助企业最大限度、最快速度追赃挽损,检察机关向A公司告知知识产权案件相关诉讼权利,支持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时,多次对犯罪嫌疑人开展释法说理,推动诉前调解,最终促成23名涉案人员与A公司达成赔偿谅解,为企业挽回损失164.2万元。

2024年10月,萧山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浙江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徐某光等23人提起公诉。此外,承办检察官还综合考量多名犯罪嫌疑人的主观过错、侵害情节、获利情况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对6名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今年1月,法院审理后对该案作出判决: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浙江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罚金50万元;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徐某光、李某、徐某3人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二年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以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万元;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刘某等19人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个月不等,缓刑四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

图片由AI生成


“我们不仅要办结个案,更要织密保护创新者的法治之网。”萧山区检察院积极与公安、法院、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建立起联席会议、案件移送、提前介入、信息共享、案件咨询等多形式常态化联动机制。同时,联合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的实施办法》,创新推动诉前调解、保证金提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三合一”调解赔偿机制,为知识产权保护筑牢坚实防线,让企业在法治的阳光下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