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网站!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典型案例
“检调对接”落地见效 化解矛盾事了人和
时间:2022-07-1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13月的一天,陈某和邻居黄某因农村建房问题发生纠纷,争执中,陈某用石头将黄某的左脚砸伤。后经黄某报警,公安机关予以立案。经鉴定,黄某的损伤程度已构成轻伤二级,陈某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被移送至检察机关。然而让承办检察官感到棘手的是,从案件立案起,公安机关、村委会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涉及农村建房问题,且二人均已年逾70,各执一词,双方始终没有坐下来面对面沟通,民事赔偿部分一直达不成和解。

这时,萧山区检察院法律监督数字研判中心通过“少捕慎诉慎押线索识别系统”,以“认罪认罚、未赔偿谅解、三年以下、邻里纠纷”等规则筛查,发现了该案件线索,经研判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经承办检察官同意后,该案被推送到萧山区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让案件出现了转机。

在检察机关的多方联系、召集下,案件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愿意进行调解,因双方年事已高,均由家属代为参加调解。当日,在萧山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解员经过不断努力,最终让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陈某一方当场支付黄某全部赔偿款共计人民币8万元,黄某一方出具了谅解书。双方也握手言和,这起故意伤害案件的民事赔偿纠纷成功得到调解。这也是萧山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通过法律监督数字研判中心促进“检调对接”落地见效的一幕。

检察官表示:萧山区人民检察院聚焦数智检察工作,依托法律监督数字研判中心,发现大量在检察机关未调解的案件到法院阶段完成调解后判处缓刑,对此考虑与司法局构建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需要调解的案件筛查处理后推送至萧山区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为人民调解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