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察网杭州讯 “喂,柳琴检察官吗?我是许医生,我跟你说啊,那个小钢啊,最近情绪不太好,说话很极端,你看,你是否有空过来,我们一起开导一下?”5月6日上午,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柳琴办公室的电话“叮铃铃”响起,电话是萧山新街卫生院的许天锋医生打来的,为一个叫小钢的少年。
检察官、许医生、考验期内的小钢,三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原来,萧山区检察院为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感化帮教,与区团委联合出台了《对取保候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志愿服务帮教考察工作办法》,依托来自社会的志愿帮教服务,在审查起诉阶段开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帮教工作,许医生就是一名志愿者,小钢正是其中的被帮教者,柳琴则是当时办理案件的承办人。
小钢今年17岁,小时父母离异,后随母亲改嫁到萧山。后来母亲独自一人到衢州打工,留小钢和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工作不稳定,生活上常常顾不上他。初中辍学的小钢,常去网吧玩游戏,身上没钱,便动了歪念。一次在公共场所对一个女孩扒窃时,被当场抓住。案件移送到萧山区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柳琴为小钢联系了萧山区新街卫生院的许天锋、郭红娣两位医生,对其开展“二对一”的志愿帮教。通过谈心、共同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小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体会到社会的关心爱护。2个月后,帮教志愿者对小钢在整个帮教期间内的表现做了鉴定,小钢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缓刑。至此,随着小钢盗窃案诉讼程序的终结,检察阶段的办案工作画上了句号。
可是,这件案件中的爱心接力却并未停止。
许天锋、郭红娣两名志愿者医生,依然非常关心缓刑考验期内的小钢,担心他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担心他有没有改好,担心他再次犯错。许医生还定期到小钢家中,与他促膝谈心,并和他说,“找一份你喜欢的工作,用心生活。如果找不好,我帮你联系”。就在最近的一次,小钢突然将手机关机,志愿者许医生到他家里后,他的反应也很激烈,说出“不要再管我了,让我去死好了”这样极端的话,并抗拒志愿者的帮助。许医生很是担心,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此时,原来办理此案的检察官柳琴,因检察院内部工作调整,已不在原岗位工作。但身为母亲的她依然心系着每一个从她这里走过的孩子。接过电话后,她马上向未检科负责人汇报了这个情况。为了避免已经回头的浪子再次失足,经过研究,决定在原有帮教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检察职能,由未检科牵头将志愿帮教和负责社区矫正的基层司法所对接,使对小钢的帮教工作能接力进行下去。为使小钢能切身体会到各方面的关爱,未检科特地安排柳琴带领另一位检察官潘颜,一起和两位帮教志愿者前往新街司法所,会同社区矫正人员共同对小钢开展帮教。一场志愿帮教爱心接力在未检科的新老检察官之间、检察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之间、帮教志愿者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展开。
在司法所会议室,小钢看到熟悉的志愿者和检察官姐姐,脸红地低下了头。据社区矫正人员介绍,小钢曾因继父失业后经常出去赌博而产生情绪波动,不过最近已经在开发区的某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下午就可以去报到了。
“你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要学会自食其力,重新开始为时不晚!我们都看着你,在关注你!”看着瘦瘦高高的小钢,检察官姐姐语重心长地说。听到男子汉三个字的时候,小钢的脊梁明显挺直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格外认真。